第八零四章 束氏狸狌(下)-《官居一品》
第(2/3)页
但曾历任国子监正副校长的沈默,对国子监的前生今生却十分的了解。正因其了解,就愈加心痛——改革国子监,使其重新恢复作用,这是埋在沈默心中多年的想法了。当年任司业时,他便与当时任祭酒的高拱、同任司业张居正,一起探讨过这个问题。两人都认为,他的想法是完全有意义、有必要、也有可能实现的……先,它有祖宗法度这面大旗护着,所以只要能掌握政权,便可强力推行,无人敢明着反对,只要顶住一段时间,这些人能做出成绩、形成气候,则成万世不易之典矣。第三,托太祖皇帝的福,本朝的官吏人数,可谓历朝历代最少,并不存在冗员问题,甚至中央各衙门、地方各府县,都存在着严重的缺编少员现象,如果要提高朝廷行政能力,必然要增加官吏编制……这种事情向来不会为官吏队伍反对……所以在不增加取士数量的前提下,有足够的职位提供给优秀的监生,不会太触及进士队伍的利益,所以此事可为。
但这要三个前提条件,一是,要掌握了国家权力,底线是至少在内阁说了算;二是,要先进行吏治改革……至少要在第一批新监生完成学业后,有足够的官职提供,这才能达成良性循环;第三,是要杜绝捐监之门,在这一点上,不只是三人,朝野也早有共识,要想提高监生的质量和地位,先就得把拿钱进来混子日、混头衔的,从监生队伍中赶出去。所以必须要取消输捐例监。
对于画舫上的世家大户来说,他们对国子监的兴趣,是在皿字号上,为了增加子弟从江南科场脱颖而出的机会罢了,还真不屑于去走捐监一途……假假都算是书香门第,真丢不起这人!
真正不愿意的,是那些普通商人、中小富户,纯为了有功名傍身、好增加地位的。但他们的力量,至少目前还太弱小,不愿意又能怎样?
画舫靠岸时,已是寒星寂寥的三更天了,沈默婉拒了他们共赴温柔乡的邀请,目送着诸位大老爷们,或是坐车轿、或是上画舫,进入一个个依红偎翠之所。他不由微微摇头,心说这身份真是个沉重的枷锁,如果有来生,定要做个富贵闲人。
完了感慨,他便登上马车,回公馆睡觉去了。至于回去后是孤枕难眠还是大被同眠,就不为外人知道了将此次来南都的差事办完,沈默的心情也放松下来,第二天难得的睡了个懒觉,直到日上三竿才起。
起床梳洗后,穿一身舒适的锦袍,坐在打开窗户,有温暖阳光的水榭里,一边享用着精致的金陵早点……沈默在吃上要求很简单,但也很挑。他不要求食材多精贵难得,但一定要做出水平,对得起味蕾。还希望能经常变换花样,往往一样食物,吃过一次,不会再感兴趣了。
然而他至今也未厌倦那种豆腐干丝,几乎每餐都要有那么一小碟。用鸡汤煮过的干丝,盛放在洁白的瓷碗里,竟有温香软玉的质感。那小碟只有盈盈一握,里面的干丝也只够挑一筷子的,倒不是不能多吃,而是沈默记得父亲的话:‘美食不可尽享,多了就叫牛嚼’了。
正因为少,所以才不得不细品。在古朴的水榭里,听风,看水,咀嚼着柔韧的干丝,一边信手翻阅着最新一期的《士林报》,人生的享受怕是莫过于此了。这是他在北京万万享受不到的待遇……平时公务繁忙,难得休沐,还要给孩子们做出榜样,哪能如此懒散安逸?
说起这《士林报》,沈默不禁要小小得意一番,在自己这只小小蝴蝶的影响下,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报刊,诞生在了中国,要比欧洲早了整整四十年。
其实报纸这种东西,中国从唐朝就有,但是一直到沈默出现,都只是类似于后世‘内参’一样的东西,仅供官员大户阅读,普通市民是看不到的……一来没有大规模印刷和行的条件,二来,百姓也没有这个需求;第三么,圣人都说了,愚民好官吏,无知胜有知,所以一直没有诞生出,面向普通民众的报纸。
然而时代展到本朝,从条件上讲,我国的印刷技术已然成熟、出版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从需求上讲,市民阶层终于在本朝成熟,大量有点文化、不太为生计愁的城市居民,对文化产生了旺盛的需求……各种小说、话本盛行的同时,如果出现一种更具时效性和社会性的读物,自然会大受欢迎。最后,正是市民阶层的兴盛,导致了官员在离开朝堂,或者没有进入朝堂时,同样能有强大的影响力,所谓的在朝、在野,差距已经不像前朝那么大。那些在野的官员士人,也需要这样一个说话的平台,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作为一个后来人,他太清楚报纸的强大力量了,那是引导舆论、开启民智、使知识分子耳目日新、胡思乱想的不二法宝!庶几便可风气日辟,耳目日新,既可利益民生的不二法宝!经过一番细致摸底和慎重思考后,他决定促使民间报业的展。嘉靖三十七年,还在苏州任上的沈默,授意苏州商会会长古润东,出资兴办民间报纸。
古润东对沈默的感激如同再造,虽然还不太相信这东西的用处,但不影响他权力办好此事。当年秋,便在山塘街上创办了苏州报社,并派人到芜湖购买最好的纸张,采用最先进的印刷机器,又从金陵书局雇最熟练的活字版印刷工人,将硬件上做到最好。
软件上同样不含糊,除了一些时政要闻,是从邸报上扒下来的外。为了提高报纸的影响力,吸引踊跃投稿,在第一期报纸问世前,古润东让人在苏州各处张贴告示,说《苏州报》创刊号,欢迎各界投稿,一经采用,一字一两白银!
稿酬的概念当时是没有的,读书人写了东西,最多得点润笔费,根本无法体现自身价值。然而古润东却宣称,一个字付给你一两银子,虽然言明是为了庆祝创刊号,但也是不折不扣的天价啊!
结果十天时间,就收到了三万多份来稿……这不是说有三万多人投稿,其实很多人为了增加被采用的几率,不只投了一份,最多的有十几份之多。不过即使这样,也足以说明古润东的金元政策奏效,引起了绝对轰动的效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