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八章 锁链-《新顺1730》


    第(2/3)页

    至于发展成之后?    粮食卖给谁,这就不是他们要考虑的。一个个想着?    或许七八年之后,更好的甜菜品种就能培育出来?    更耐寒的烟草也能培育出来,说不定这里也能赚钱。

    可现在?    只能用军屯的方式在这里驻扎。

    不久之后?    一艘运粮船从海参崴抵达?    同行的还有一艘小船,船上下来了五十名陆战队的士兵。

    这是打擦边球的产物,不属于刘钰这个节度使不能碰的陆军,但这个擦边球是皇帝允许的。

    领头的军官是个中尉,下船后就和已经在这里建好了木屋和简单防御的负责人交接了一下,从船上卸下来了四门八磅炮。

    负责垦殖的人有些懵,摸了把大炮的炮身,问道:“这是什么意思?鹰娑伯不会以为这里的人,需要大炮才能防住吧?这些日子我也见到了这里的野人,须发长一些,倒和那些库页岛上的人没太大区别。尚在用弓箭,而且弓箭也不甚太利,我等有火枪,怕个什么?”

    中尉将垦殖负责人叫到了木屋里,讲了讲这里的复杂情况。

    此时移民,还有个麻烦,那就是在北海道的南部,还有个松前藩。

    虽然管不了太大的范围,实际控制的范围也很有限,但是日本的商人在北海道是有活动的。

    用类似于东印度公司一样的垄断制度,让商人们交一笔钱,然后就可以垄断一定范围之内与阿伊努人的贸易,其余人不得参与其中。

    这叫场所请负制,可以认为是贸易垄断制,也可以算作是某种意义上的包税制。

    当地的阿伊努人和日本人有矛盾,这些火枪大炮不是防阿伊努人的,而是防备松前藩的。

    中尉临来之前,还被好好的上了一课。

    松前藩的实力不强,名义上是一万石,实际上这时候日本人并不会种植耐寒水稻,这个一万石是虚的。

    松前藩的福山城,此时也就五六千人口,这不是五六千户,就五六千人口。

    对日开战还在战略保密期,所以刘钰嘱咐在这里驻守的中尉,态度尽可能是姿态低一些。

    如果松前藩愿意谈,那么就可以谈。

    包税制嘛,包给谁不是包?商人给你四百两,我给你六百两,就说是商船沉了,在这里暂时歇歇脚。

    要是不同意,那就守住这里。对方赶来进攻,就给他们打走,然后再谈。

    “鹰娑伯说,这几年都会不断往这里移民。今年你们的任务也不是多开垦,而是靠海参崴的粮食,先把防御城建起来。”

    “明年还会往这里继续移民,明年才开始大规模的垦耕。驻守的部队也会增加的。”

    “等站稳了脚跟,会来商人,和这里的夷人做买卖。”

    垦耕的负责人想了想,笑道:“这可是花了大价钱呐。这里的夷人能卖鹿皮熊皮,或者就是一些山货。这能赚多少?一年三五千两银子顶天了。虽说蚊子再小也是肉,可是这地方若是驻军三百,一年饷银就得三五千。这地方,值吗?”

    中尉摇头道:“我哪管值不值?我只服从命令。鹰娑伯花钱,必有深意。照做就是。”

    这样的安排,刘钰自有深意。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驱动力,是煤铁。

    而日本最适合开发的煤矿,就在北海道。剩下的分布在九州岛,那里地处大顺海军能控制的范围,随时都在攻击范围之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