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 刻舟求剑(上)-《新顺1730》


    第(2/3)页

    一条兼香叹了口气,只道:“此一时、彼一时。”

    说罢,望向南边的墙壁,似乎想要透过墙壁看到停泊在港湾的大顺军舰,沉默许久,慢慢说了一句话。

    “只盼着中国万勿内乱。否则,日本必危。”

    这话说的有些叫人摸不着头脑,昭仁不解,松平辉贞也不能明白。

    一条兼香带着那股子绝望劲儿,彻底被大顺的海军和高达三层的军舰搞得再无一丁点斗志。

    眼看两人还不能理解其中的危机,他只好反问道:“若中原大乱,群雄逐鹿,唐人的海军怎么办?”

    “海军海上无敌,却去不得紫禁城。”

    “一旦中原大乱,海军身上的枷锁也就脱掉了。何不远渡重洋,自立为王?中原虽有海岸,但纵深千万里,海军之威,只在沿海百里之内。”

    “日本四面皆海,海军一围,轻则九州、四国自称王;重则攻取江户、京都。”

    “中原逐鹿,海军无力;岛屿称王,自立称雄。难道你们忘记了故事里和藤内占据台湾之事?”

    “唐人的海军远胜当初,中原安稳,尚可镇得住,不至独走;而若中原大乱,野心勃勃之辈,自知逐鹿中原不能,必先盯上日本。”

    “是故我说,只盼中国万勿内乱。否则,日本必危。”

    “你若执掌天下最强的海军,群雄逐鹿中原之时,你会选择安稳不动,等着天下安定后求封爵位?”

    “还是明知道海军陆战争鼎无望,远赴海外,自立为王?遍观周边,有比日本更适合称王的地方吗?”

    “所以我才说,只盼着中原不要大乱,若乱,日本必亡!”

    话音刚落,冷汗便从昭仁和松平辉贞的额头滴下,他们还从未考虑过这样的问题,或者说还从未考虑到有海军存在的大顺内乱,历史会走向何处。

    以史为鉴,史书中不能说没有记载,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拨开历史的迷雾去总结其中的规律。

    明末的台湾,源于海军不够强,所以才只能去台湾。现在海军已经成了这般模样,日本安全吗?

    争霸中原海军只能看戏,到时候海军的人,凭什么继续效忠下一任得了九鼎的胜出者?凭什么不独走海外去称王称霸?

    一条兼香苦笑道:“辽亡,耶律大石远走西域,成就一番大事。若耶律大石当时手里有这么一支顺国的海军呢?日本的地形,最是适合海军游走,封闭下关、阻拦濑户海,四国九州,又岂能不下?”

    “正因为大顺国势正盛,中原天子可以镇住军侯,日本才得以存在。若不能,海军自行做事,现在九州岛和四国岛,必已被攻破,又何必绕远至小滨、米子?”

    “陛下与松平君想着中原内乱则可有为,我看到的则日本必亡。”

    昭仁沉默了,松平辉贞也沉默了,这些东西是他们根本没有想到的。

    可无论如何,竟是找不出一丝反驳的道理。

    自杀死谏的井伊直定说的先练陆军以求活的秘密,松平辉贞所知并不多,只是有所耳闻。

    直到此时一条兼香说出这番话,他才算明白井伊直定死前之谏到底是多么绝望。

    甚至可能都没希望过能靠编练新军赢过正常的大顺。

    只是在绝望中,担忧有朝一日中原大乱,海军独走选地自立,日本能在中原的大乱中活下来而已。

    因为纵观周边,所利于独占称王的,唯有日本最是合适。不同种却同文,释儒润已深,比之南洋,合适百倍。

    就像一条兼香说的,大顺让你有,你就可以有;不准你有,越线就死。几艘压服诸藩的军舰不是不能有,但有什么,大顺说的算。若是超越了这条线,在场的人都清楚,刘钰肯定会带着舰队未雨绸缪的,甚至都不可能有耐心等到亡羊补牢。

    “以关白大人之见,这种情况若真的发生,唐人海军可有几成机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