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六章 反围城-《新顺1730》


    第(2/3)页

    但反过来,自己先守井里汶,任荷兰舰队集结,运兵,等待朝廷舰队出现后,再让那部分部队半途袭击后撤的荷兰人,自己这就是实打实的功劳了。

    虽然看起来都是为了攻打巴达维亚,但内核全然不同。

    现在看来,一切都很顺利。

    飘扬着voc旗帜的军舰,已经开始在井里汶外的海面上集结。

    冬季的天气也非常的好,没有台风,正适合海军活动。

    荷兰人从各处运来的军队,也已经在井里汶附近登陆、扎营、集结。

    荷兰人也采用了法国人的攻城方式,开始在城堡周围,修筑封锁圈,挖掘壕沟,防备城内的守军突围。

    舰队的火炮,也开始试探性地朝着城堡射击。

    不过,想要攻下井里汶,可并不容易。

    会攻城,才会守城。归义军既然能把城堡攻下,自然也知道防御体系的弱点。

    军改后的大顺,既然知道怎么攻城,当然也研究过怎么针对性的守城。

    这些技术性军官,是周边的酋长国不可能拥有的,也绝对不是一群草莽义军能有的。

    战争手段发展到现在,要塞工程学既然已经成为一门学科,自然是要讲科学的。

    井里汶要面对的问题,除了归义军自己的攻城法之外,还有舰炮的威胁。

    荷兰人在井里汶是有炮台的,而且井里汶和锡兰不一样。当初荷兰人在井里汶修筑要塞的时候,要防备海上的其余力量,那时候与西班牙、葡萄牙、甚至翻脸后的英国,以及海上的布吉斯人海盗,华人海盗团,都是敌对关系,当然要修昂贵的对海炮台

    攻占锡兰的时候,荷兰正处在黄金时代。在东南亚全面驱逐了英国的势力、压的西班牙人缩在吕宋不敢露头、完全没必要修昂贵的对海炮台。

    但是,荷兰守军投降之前,按照操典,做了一件非常标准的事。

    拿钉子把大炮的炮门都楔死了。

    且不说抠出来不易,就算是抠出来,这大炮也不能用了。楔子会把大炮的炮身挤出来裂痕,很可能炸膛。

    有炮台、无大炮,这就让在井里汶防守的归义军很伤脑筋。

    炮击对射是不可能的了,若不然凭井里汶的炮台,倒是还真可以与荷兰人打一场舰炮对岸防炮的炮战。

    为此,归义军这边的枢密院派来的靖海宫毕业的要塞工程师,强征了当地百姓,将那些炮台的石头都用松软的泥土覆盖上,使得军舰大炮造成的威胁降到最低,不容易产生弹跳。

    同时,在炮台的后方挖掘了新的公式,将原本对海面射击的炮台,变成几处造成炮击死角的斜面土坡。

    只要防备荷兰人乘坐小船偷袭登陆即可。

    而在正面,考虑到荷兰人当年在法国人的坑道攻城法前吃过大亏,自己可能也会这种攻城法。

    并且,荷兰人在这里有人力优势,这多年的统治,征召当地百姓干活,也很容易。

    所以,在城堡的面向平原地区的那一侧,要塞工程师给出的战术指导,是以之字壕对之字壕。

    在城堡前,利用围城时候挖好的之字壕,将防御范围向外拓展。

    拓展到荷兰的炮兵无法直接攻击棱堡区,而想要向前推进,就必须要经过最为血腥、作为残酷的堑壕肉搏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