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如今惨案并未发生,可这些人平日里向荷兰人表忠心的举动,此时全成了压在每个人心头的阴影。 如同一口能直接把他们刺穿的利刃,一旦城破,这口利刃就会落在他们头上。 此时的连富光,不由想到了王五让他“纳投名状”的事。 现在看来,自己在荷兰人这里,已经纳过投名状了。 而且还不止一次。 他没想到,荷兰人此时会把这些东西拿出来。 悄悄看了看旁边的雷珍兰们,他们的神情也都极为难看。 他们不只是担心这个。 而是,如今荷兰人把这个东西拿出来,便足以证明一件事:巴达维亚,恐怕要守不住。 因为拿出这个东西,相当于是要挟。 一旦这次用了,日后那些华人恐怕就会留一手。就算是朝廷这一次没打下来,但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下一次呢? 既然连只能用一次、一旦用了后患无穷的手段都拿了出来,足见事态的严重性。 事态都这么严重了,巴达维亚守得住吗?从荷兰、印度调兵,来得及吗? 一众人茫然无措的时候,连富光主动站了出来。 “参赞大人,我们对公司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巴达维亚也是我们的巴达维亚,我们当然会尽力维持秩序,不准那些隐藏在城中的间谍有作乱的机会。” “我们会严格遵守公司的规定。您知道的,城中的唐人,和城外、以及那些乌衫党、无裤汉暴民,是不一样的。” “他们有自己的产业,也和公司息息相关。可以说,很多人的生计,都依赖着公司。” “我们当然是可以信任的。” 雷珍兰们这一次就乖巧的多,并不像历史上红溪惨案发生之前那般,绕开甲必丹直接去总督府报告,以求总督大人夸奖。 按道理,也是甲必丹先说话、先表态。但神奇的是,这一次雷珍兰们居然如此讲道理、守规矩,对连富光站出来说话表示了极大的赞同,也没有人抢着说这句话。 连富光的表态,让荷兰参赞很满意。 他基本认可连富光的说法,城中的华人和城外的华人,确实不一样。他们更听话,也更喜欢公司。而且,确实来说,很多人的生计和公司息息相关。 公司董事会作出一个关于亚洲贸易的决策,就会对巴达维亚的许多华人生活造成影响。例如阿姆斯特丹到广州的直航贸易;例如华人包税权;例如从不带华人奴工的船重税、再到私自携带华人奴工的船不准进港……等等,等等。 而且,连富光等人,似乎已经没有退路了。公司参赞心想,这些人当年都目睹过巴达维亚对叛国者的极刑,他们当然会担心这样的命运降落在自己头上,只不过,行刑者不再是我们荷兰人,而是中国人。 唯独相同的,便可能是行刑地点,都是巴达维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