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九章 荷兰灾难年(三)-《新顺1730》


    第(3/3)页

    荷兰的民众讨厌议会派,讨厌寡头们。

    但是,全面对法宣战、全面支持奥地利,以及随后否决大顺的勘合贸易要求引发了大顺攻打东南亚等等事件,一件都和议会派、寡头们无关。

    至少,这可不是大议长在台上时候做出的决定。

    而是威廉四世向阿姆斯特丹进军、成为七省执政之后做出的决定。

    这些谣言传播的非常容易,至少在大顺下南洋的消息传来之前,在阿姆斯特丹,摄政派寡头们甚至对此推波助澜,暗地里提供了大量的帮助。

    大顺的很多人不了解荷兰,但若用一个大顺已知的历史,就可以大约知道荷兰此时到底是个什么状态。

    荷兰,某种程度上,有点像是明末的大明。

    历史上第四次英荷战争爆发之前,寡头们早早就知道和英国的关系继续闹僵下去,肯定会爆发战争。

    但是,他们在此高瞻远瞩之下做的选择,不是积极备战。

    而是一面支持反英派、反执政官派,一面悄悄地囤积了打量的造舰用的木材。因为一旦要是和英国开战,荷兰需要扩充舰队,这时候囤积的木材,到时候就能发一笔大财。

    真正打起来的时候,寡头们一边高价售卖造舰的木材,一边拒绝交税。

    政府征召水手进入军舰的时候,寡头们将走私船的水手工资提高了一倍,使得舰队根本招不满水手。而寡头们则趁着英荷关系破裂而未开战的机会,大规模在美洲走私发财。

    当英国终于采取行动,开始在加勒比海上捕获荷兰商船的时候,摄政寡头派们又开始在国内发动声势浩大的对执政官的质疑:为什么不采取措施?为什么不派舰队保护荷兰人民的利益?难道我们就这样一直忍受英国人的傲慢无礼吗?

    当荷兰政府决定造舰、准备一支舰队在加勒比护航的时候,摄政派寡头们又拒绝交税,并且认为提高遗产税、资产税是不合理的,不应该从他们的身上征税造舰。

    顺带,政府既然要造舰,他们之前囤积的木材,正可以卖个好价钱。

    护航,护的是谁的利益?这些人一清二楚。

    但是,让他们交税,是不可能交税的。

    他们是否知道他们囤货居奇、拒绝交税,若是荷兰战败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还是说,觉得后果对他们并无影响?

    这实在很难说清楚。

    总归,大抵就是这样的一群人。

    而此时,奥兰治派得到了执政官的地位,这些摄政寡头们的态度,就是“执政官干啥,我们就反对啥”。

    因为,摄政寡头们确信,荷兰,或者说他们这些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外部,而是一个可能会集权、强势的奥兰治家族。

    在荷兰,奥兰治家族是救世主、是一贯正确、是绝望时候的希望。

    这种势力,无论如何是要摧毁的,无论用什么办法,决不能让唯一一个有能力破坏荷兰特殊的“共和制度”的威胁,一天天壮大。

    阿姆斯特丹,是反执政官派的大本营,所以威廉四世都不敢住在阿姆斯特丹,只能跑去海牙。

    故而,这些明显是有人煽动情绪的话在阿姆斯特丹传播的时候,阿姆斯特丹这边大开绿灯。

    那些下三滥的、下三路的谣言、中伤,在荷兰人的配合下,迅速在整个荷兰传播开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