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二章 荷兰灾难年(六)-《新顺1730》


    第(3/3)页

    荷兰的城市化率又高,这几年各种工厂又全面倒闭,战争互相劫船使得荷兰的商船业也不好干,开战又要征兵缴税,这种情况下粮价上涨,百姓的怨气就像是崇祯十三年阿姆斯特丹的郁金香价格一样,节节攀升。

    荷兰的市民阶层,希望降低粮价、希望控制投机商。

    威廉四世上台这几年,做到了吗?

    实事求是地讲,粮价上涨,确确实实也和战争爆发有关系,要不是战争爆发,也不能涨成这个样子。

    但是,谁让威廉四世当初觉得机会大好,刘钰挖了坑,他就美滋滋、兴冲冲地自己跳进去了呢?

    战争全面开打、荷兰卷入,是威廉四世上台后的事。

    这一点,威廉四世还是没做到。而且就是他上台之后,粮价开始攀升的。

    还有,便是荷兰的包税制度了。

    这个不必多说。

    除了包税人,没有人不反对包税制度。

    法国闹革命的时候,对包税人那真是恨之入骨。说百姓是暴民,也可以,处死了拉瓦锡嘛。但百姓为啥会对包税人这么记恨?

    包税制度,有腐败吗?

    包税制度,是没有贪污腐败的,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

    在大顺,比如说朝廷规定一亩地征收多少银子,多收了,这叫摊派、腐败、贪污。

    但是在荷兰,交了钱,包了税,收多少都行,这就不要腐败贪污。

    合法的、合理的。

    你有本事,你也包税啊。你没本事,嫉妒什么呢?

    除了包税之外,还有一小撮人,也就是启蒙运动的影响者。

    他们的不满和诉求,这就更不用提了,对威廉四世毫无尊重、对摄政寡头也是嗤之以鼻。

    只不过,这一小撮人此时还成不得气候,暂时可以不必考虑。

    但是,他们虽然不是战斗、暴动、叛乱的主力,却与大顺这边的煽动者天然契合。

    启蒙派的诉求,就更离谱了。

    自由贸易、取消东西印度公司垄断专营权、废除执政官制度、创建新的法律、东西印度公司的土地收归国有、增加遗产税、增加资产税……种种这些,哪一条拿出来,都是致命的。

    这么算下来,威廉四世上台之后,人民的不满、诉求,一件都没解决,一件都没达成。

    荷兰百姓并不是在自主地配合大顺和法国。

    而是刘钰算准了荷兰百姓的心态,将奥兰治家族,作为希望。

    既没有考虑奥兰治家族上台之后,能不能真的解决这些问题?也没有考虑,奥兰治家族,到底代表哪个阶层的利益?

    啥都没考虑,就觉得摄政寡头们,简直烂透了,于是全都眼巴巴地盼着救世主。

    可现在,“救世主”的所作所为,终于在丰特努瓦战役和大顺下南洋两件事的刺激下,彻底让民众丧失了最后一点希望。

    当不再有希望,暴动、叛乱,也就不可避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