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九章 大事成矣(十)-《新顺1730》


    第(2/3)页

    没有野战部队,现在固守堡垒是守不住的。

    所以,这就需要赫尔曼元帅带领法军,再发动一波攻势,最好是能攻入荷兰的本土。

    引发整个荷兰的恐慌。

    只要荷兰百姓出现了恐慌,那么大顺这边就可以勾连摄政派,发动政变,赶走奥兰治家族。

    这里面要私下里谈好条件:即摄政派赶走奥兰治家族,法国立刻停止进攻;摄政派宣布废除英荷条约,法国立刻退出荷兰,并确保荷兰的中立地位。

    为确保时间足够,大顺这边也会派出使节前往彼得堡,动用外交手段,尽可能迟滞俄军的出兵速度。这一点也没问题,俄国只是反普又不反法,大顺搅合一下,俄国女皇心领神会,向英国坐地起价多要点钱,自是乐意的。

    至于武装中立同盟,等中、法、荷之间签订条约后,再谈。放在日后的战争结束和会上谈,而不是现在谈。

    到时候,只要法国点头,英国就不得不点头,在和会上倒逼英国承认武装中立同盟。

    说完了整体计划后,齐国公又说起来法国这边应该派人也去一趟荷兰的事。

    “国王殿下理应从自己的心腹人中,选出一个。作为国王殿下的私人秘密使者,秘密进入荷兰,与我们的人一起与荷兰人私下接触。”

    “现在荷兰是一窝烂摊子,在没有得到贵国保证的情况下,摄政派不可能选择在这个时候夺权。”

    “现在夺权政变,意味着要承担保卫荷兰的责任。如果没有贵国的许诺,他们当然愿意看到,荷兰在奥兰治家族的带领下,被贵国攻入本土。”

    听起来,这好像挺不合理的:一群真正的荷兰的统治阶层,会盼望自己的祖国被人侵略?

    但实际上,合理的不得了。这时候的摄政派、议会派们,巴不得法国早点攻入阿姆斯特丹。

    由此告诉荷兰的百姓们:愚民们,看到了吧?这就是你们推出来的希望,卵用?比我们强吗?

    路易十五闻言轻轻点头,心想确实如此,自己统治的法国,才是这场事件的真正主角,大顺这边抢不到自己的风头。

    若无自己点头,荷兰的摄政派怎么愿意在这时候接手这个烂摊子?逃避还来不及呢。

    这件事,当然不能告诉大臣们。

    而是要派自己组建的“secret    du    roi”小圈子里的人。

    到时候,做成的时候,才叫法国的臣子们知道,国王的手段和厉害。

    这个计划,不只是路易十五满意,身边的蓬帕杜女侯爵也很满意。

    这种阴谋,比起战场,更适合她的发挥。她完全可以利用这次机会,达成之前玛丽·內勒斡旋法普关系那样的政治成就,从而为成为国王挚友打下基础。

    在路易十五尚且思索这个阴谋该派谁去执行的时候,蓬帕杜女侯爵已经想到了在这场政变之后的谈判问题。

    在她看来,现在不是去考虑派谁去的问题。或者说,此时考虑一下新局面下的战后谈判,才能彰显自己的能力,给国王留下深刻的印象。

    “公爵大人,如果荷兰问题得以这样解决,那么法兰西的殖民地问题,贵国是否能够在印度方面给出一些承诺呢?”

    “印度的消息对法兰西很不利。北美距离贵国太远,但印度很近。为了国王陛下的荣耀,我恳求公爵大人能够在印度问题上,适当地给予英国足够的压力。”

    她这么一说,也终于把沉浸在考虑人选的路易十五点醒了。

    是啊,如果荷兰那边的局面发生了变化,法国就要考虑法国现在已经失去的利益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