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四章 威望(上)-《新顺1730》


    第(3/3)页

    “我们可以接受一个中荷双方的股东都营利的贸易公司。”

    “却不能接受一个大顺朝廷的武装贩运舰队。”

    “这里面,无法保证荷兰的利益。而荷兰的利益,当然包括投资者的利益。”

    康不怠笑道:“只是暂时监管。三到五年时间,并且绝对不会延期,而且在这期间,绝对保证股东的股息分红。实际上,我当然考察过荷兰的投资市场,可以确定,8%的年息,足够募集到足够的资本。”

    “你作为荷兰一方的代表,当然可以为荷兰的股东争取利益。但最好还是就事论事,不要扯大旗。”

    “真要扯大旗的话,按照你们荷兰的那些先贤的说法,垄断权是不是有害于民众利益的?权力极大的摄政委员会是不是违背了尼德兰的立国之本?”

    “或者说,你一个摄政委员会的成员,是否有资格说什么:我厌恶在英荷战争中购买英国国债的行为,但我誓死捍卫其买敌国国债的权利?”

    辩理,康不怠感觉自己要掉坑了,立刻熟练地展开了类似人身攻击的手段。正如武侯骂王司徒的那番话,换个没吃过汉禄的,还真就不好骂,可偏偏是个举孝廉入仕的……

    在对方短暂的错愕间,康不怠又道:“这当然是从股东的利益考虑的。股东的短视,往往会招致竭泽而渔、不思进取等情况的发生。”

    “在保证8%最低年息的基础下,由一群顶尖的人物组成的监管委员会,就如同尼德兰现在组成的摄政委员会一样。”

    “摄政委员会保证了对法和谈、保证了对华和谈、保证了日后可以对华贸易和长期中立。”

    “监管委员会保证了8%的最低年息、保证了日后的贸易拓展、保证了公司的长久发展。”

    “请问,有什么区别呢?”

    这又是再拿尼德兰的这个摄政委员会说事,确确实实有点名不太正言不太顺,安东尼心想区别或许是没有的,但……但道理不是这么讲的。

    康不怠又道:“说起商人的短视,就不得不提一下当年的奥斯坦德茶叶事件前后的问题。”

    “中国有句古话,叫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换成你们这边的意思,大约是说,当年加洛林家族、墨洛温家族等才能干的事,现在很多人也能干了。”

    “茶叶从一开始的贵族饮品,到现在寻常百姓都可以喝,你们不可否认是在奥斯坦德茶叶事件之后,voc为了垄断压价打价格战,导致茶叶价格暴跌,从而使饮茶习惯流入寻常人家,扩大了茶叶市场。”

    “短期看,是赔钱的。但长期看,却是赚钱的,而且大赚。”

    “但纯粹从股东的当年分红的利益考虑,voc绝对不会主动来打这个价格战,更不会主动降价。因为这会严重损害当年的分红,对吧?”

    “现在中荷贸易公司草创,百废待兴。南洋刚刚经历战火,很多政策也需要考虑长期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能够考虑长期利益的监管委员会,是必须的、且是真正对股东长期利益负责的做法。”

    “至于为什么说这个监管委员会能够准确地判断局势、且引领公司的利益增长?”

    “从经验主义的角度来说,监管委员会的负责人,十多年前就开始谋划下南洋的事,并且通过准备的分析,引动了巴达维亚糖厂奴工起义,逼迫voc同意将数万华人迁徙锡兰,最终完成了天朝下南洋直达印度的计划。”

    “由此证明,这是个考虑长远利益,且心思缜密、判断准确、能够把握时机的人。”

    “从大顺商人的角度来看,原本对欧贸易毫无主动权、原本根本不能控制香料贸易。而如今,控制了香料贸易,开启了对欧贸易的主动权。这些利益,相较从前,算起来,何止年息8%”

    “既然说,在商言商,这里面即使不牵扯任何的政治因素、国家利益,只从商人的利益考虑,是不是可以说带来了长远的、巨大的利益?”

    “大顺的商人与荷兰的商人,都是商人。他能给大顺的商人带来巨额的利益,在中荷合作之后,当然也能为荷兰的商人带来巨额的利益。”

    “我想,这个理由,这个名字,应该足够说服荷兰的商人们放心入股了吧?”

    “荷兰人是有英雄情结的,否则也不会在几年前簇拥奥兰治的威廉担任执政。现实证明,威廉不行;但现实证明,监管委员会的负责人,非常行。”

    “如果真的是为荷兰的商人利益考虑,那么,我想,他的名字和至少8%的年息分红,就足以说服一切反对者。”

    “如果现在法国与荷兰结盟,对外战争,即便刚刚经历了马斯特里赫特要塞被攻破的仇恨,荷兰士兵会拒绝法军的赫尔曼·莫里斯·萨克斯,作为他们的统帅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