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五章 威望(下)-《新顺1730》


    第(3/3)页

    那么,这个中荷贸易公司,发展重心是在哪?

    发展重心是印度,好不好?

    对入股者、投资者来说,当然好。

    印度那地方可比现在的香料值钱多了。

    可安东尼刚才嘴上一直在说“要考虑股东的利益,考虑民族和国家利益的公司是不合格的”,然而他心里想的却不是荷兰股东的利益,而是尼德兰的利益。

    中荷贸易公司的发展重心,若在印度,荷兰就哭了!

    好处都让公司拿了。

    英国的怒火全堆到荷兰头顶上了。

    公司里有大量的荷兰股东,那公司算不算荷兰国的利益?公司得利,算不算荷兰得利?这就是个辩经问题,显然,在安东尼看来,不是。

    就大顺在东南亚的表现,安东尼等人可是有非常清醒的认知:孟加拉之所在,与锡兰及伦敦,孰远?

    英国从本土调兵,绕非洲,走开普,过印度洋;大顺调兵,从锡兰,说难听点,弄个维京人抢劫的那种桦树皮船都能去印度。

    锡兰,别人不知,荷兰人岂能不知?至少数万华人,而且都是习惯了热带气候、在锡兰吃了好几年菠萝蜜都没吃死的人。

    英国距离印度最近的、有数万英国人的地方,在哪?

    安东尼所赌的国运,前提是大顺与荷兰合作,打开欧洲市场、打通波罗的海贸易,打开北美走私渠道,干废英国海军优势,荷兰重当海上马车夫。

    荷兰大不了不生产商品,只当商品的搬运工。

    可不是说,荷兰的商业资本配合大顺的人力,去把印度拿下来。如果学之前voc先上车把门焊死的做法,股息分红怕不是要30%?

    股东欢呼雀跃。

    然后英国心说我去不了印度,还去不了阿姆斯特丹吗?

    这和他刚才义正辞严地说“股东的利益是公司必须放在第一位考虑”的话,完全相悖。

    所以谈判本身,对监管、对股息的质疑,都是扯淡。

    真正要谈的东西,还是“中荷贸易公司的战略方向”。

    说实话,安东尼希望刘钰对公司进行监管,前提是刘钰心中的战略构想和他的战略构想相同。

    以刘钰的威望来压住公司股东的短视,这正是他导师期待的“没有世袭国王的王国”的政治构想在公司上的体现。

    否则,纯粹股东的利益去考虑,印度又肥又容易吃,股东为了利益肯定是吃印度而弃欧洲。

    荷兰已经在康不怠嘴里的所谓的“短视的民族性”上吃过大亏了,安东尼心知肚明那些商人都是一个鸟样,哪里是尼德兰的民族性问题?大顺这边的股东,若无人压着,能舍近求远?

    这就又回到了安东尼最初的担心:大顺拿荷兰当枪使,那荷兰还不如给大英当枪使呢。在印度得罪了英国,大顺和荷兰的股东金融家吃饱了,拍拍屁股走了,英国的怒火荷兰自己哪里扛得住?

    到时候无奈之下,投法,真就傀儡国了。法国的文化入侵、陆军优势,这谁顶得住?

    现在整个德语区,都弥漫着一股子“反法国文化入侵”的风潮,荷兰是觉醒最早的那个,荷兰的精英非常清楚和法国做邻居、做朋友、做小弟的区别。

    而赌荷兰国运的中荷贸易公司,从决断力、威望、手段来看,最能压得住中荷两边商人的最佳人选,当然是刘钰。

    关键是,刘钰到底是怎么打算的?这说不清楚,条约就没法签。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