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想着要不要继续进几句“忠言”,让皇帝定下来治理黄淮心思。 皇帝却在沉默地看了一阵流水之后,转而问刚才那个敢于说话的水利官员道:“朕若弃漕运、走海运。治水既不需要考虑前朝祖陵事,亦不需要考虑漕运淤积事,你们可有什么方法真能让这两淮,复唐时富庶?” “君前无戏言,此时关乎千万百姓,尔等可要想好了再说!” 那官员立刻前出一步,跪在地上,从袖中取出一本图册,双手捧高。 皇帝身旁的近侍连忙过去将图册拿起,递到了皇帝面前。 皇帝接过,却没有看,掂量了一下图册的厚度重量,点了点头道:“既有图册,看来也是用心了。你可说说,可能做到?” 那水利官员正色道:“陛下,自明以来,治水的最大问题,就是目的不明。担心祖陵、担心漕运,治水不以民生为首要。” “凡事,必有目的,然后方可评判,这事情做的好不好。” “臣以为,若以保祖陵、保漕运为目的,那么明人治水,可谓治的一流。” “但若以民生为目的,前朝治水……便不好说了。” “如今兴国公力主兴海军、夺南洋,漕运之事无需考虑,可从海运。本朝治水,便可以民生为目的。” 这话听起来,好像没啥问题。凡事先看目的,然后才能评价做的好不好。 人家叫画蜥蜴,咔咔画完蛇之后再添四个爪子,这就明显画的很好嘛。 但目的是画蛇,咔咔画完之后再添四个爪子,这就明显画的不好嘛。 可问题是,历朝历代,追尊先圣,总绕不开大禹。大禹治水是以啥为目的呢?至少既不是为了保祖陵,也不是为了保漕运。 再者来说,天子天子,天朝天朝,从儒家的意识形态来说,是不是也要以民生为目的呢? 要画蛇而不是画蜥蜴,这是几乎全天下默认的共识。 那不以民生为首要目的的治水,到底是治的好?还是治的不好呢? 这水利官员说的是前朝,实则句句说的都是大顺。 大顺是没祖陵,但大顺之前治水的目的到底是啥?是民生为先吗? 在场的人哪个不知道? 只是不好说本朝也一个鸟样,区别不大,就治水这事来说,最大的区别就是李家祖坟在陕西而已,于是便拿前朝说事。 就说这洪泽湖,黄河淤积是啥水平,这些地方官和水利官员心里没数吗?你提高洪泽湖水位,得多大本事,和能愣生生冲出一大片陆地的黄河比看谁高? 越来越高、越来越高,就为了冲刷黄河泥沙,防止淤积堵塞运河。那天轰的一下坝垮了,从淮安到扬州江都,这不都是一片泽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