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九章 英人目睹之怪现状(四)-《新顺1730》


    第(2/3)页

    只要解开这一点,那么公司就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以茶叶关税向中国讨价还价。

    而现在呢?我们手里有任何筹码吗?

    只有先降低关税,才能用提高关税做筹码,讨价还价。

    现在关税这么高,我们是没有任何筹码的。

    可偏偏,议会的那群蠢货,根本无法理解这一点。

    如果这条路走不通,那么就应该从荷兰那里学到足够的经验。

    荷兰人能够在日本站稳脚跟的原因,是他们得到了东南亚。

    我们如果不能降低茶叶关税、却还想要在中国贸易中站稳脚跟,就需要得到印度。

    足够近的距离,才有足够大的贸易额。从英国到大顺,棉花粮食都是无利可图的,因为运费和周转;而如果我们离得足够近,即便是棉花粮食这样的低利润的商品,也有利可图。

    我说,不要再在中国这边做任何努力的尝试,毫无意义。

    我说,要解决中国贸易的困境,要么在孟加拉解决、要么在西斯敏斯特宫解决。

    总之:

    【中国贸易的问题,无法在中国解决】

    然而,他们却对我的想法嗤之以鼻。

    呵,一群蠢货。

    甚至还有蠢货认为,应该再去告御状,说明白这一次澳门的鸦片贸易和公司没有直接关系,要大顺官员学学法律,弄清楚责任关系。

    甚至,有蠢货建议,在皇帝过些天可能来松江府的情况下,绕开军队的监视,去拦路告状……

    我很震惊!

    躲开监视的军队,去拦截皇帝的御驾?

    去和皇帝讲什么犯罪的直接关联和间接责任?

    上帝啊,公司为什么会派这样的蠢货来中国?

    敌在利德贺街!

    【1月20日。上海。天气未知。】

    我拒绝参加那些蠢货的讨论。躺在床上一整天。如果他们真的做出了弱智的决定,我只能选择在2月4日跟船离开。

    我可不想在中国的监狱里度过一生。

    公司内部当然可以存在争斗和勾心斗角,但却不能因为派系缘故,派一些根本不懂东方现实的人来中国。

    他们用在美洲、非洲、甚至印度的经验,来套用中国。

    这是对每一位股东的犯罪!

    【1月21日。上海。天气未知。】

    我依旧拒绝出席他们的讨论。不过公使先生站在我这边,他认可我的看法,看来至少他们不会做出极不明智的决定。

    无论如何,我要给董事会写一封信,并且中途需要印度方面的建议。

    这件事,只有通过召开股东大会来决定。

    幸好,公司的股东大会的特点,决定了我很有胜算。

    根据1689年的垄断授权法案,公司董事长不再由政府任命——以此,作为迎接荷兰人做我们国王的条件。

    他不答应不再由政府任命董事长,我们便不认他做国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