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五章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三)-《新顺1730》


    第(2/3)页

    “谢谢老爷!谢谢老爷!小的还有个事儿……其实,我下不去手杀自己家的孩子,是和别人换着杀的。老爷能不能把他也带上?”

    人贩子嘿了一声,苦笑道:“你管好你自己就行了,倒还有心思管别人?行吧,但你不能再多人了。再多人的话,我到时候可不收你。去吧。”

    咚咚咚……

    张皮绠又猛磕了七八个头,这才跌跌撞撞地站起来,眼神里充满了希望的神采。

    回到自己老婆身边,见老婆还在那抱着孩子刷刷地抹眼泪,张皮绠咬咬牙道:“他命不好。下辈子命好点,托生在个老爷家里就好了。”

    说罢,一把将老婆怀里的孩子夺过来。

    他老婆几乎是天性般地站起来,想要把孩子抢回去。但起的太快,又饿的久了,眼前一黑,终究没站起来。然后木木地颓然坐下,看了一眼最后还在熟睡的孩子,狠狠心,把头扭了过去。

    张皮绠抱着孩子,来到刚才说好的那家人旁边,将人贩子的话小声嘀咕了一遍。

    两家换了孩子,张皮绠抱着别家的孩子来到河边。那孩子恰巧没睡,乌溜溜的眼睛骨碌碌地转,可能是这几个月都在躲灾,到处是人,倒也不怕生人,眼睛只看这张皮绠。

    张皮绠被这孩子的目光看的心里有些发毛,心想要不放在地上,生死有命得了。

    要不,就弄个木头放水里飘着吧。

    人家唐三藏他妈也这么干的,却也没耽误唐三藏成佛。

    低头寻摸木头的时候,却一下子想通了。心道若犯了大罪,都是死,怎么还有凌迟和砍头呢?

    砍头就一下的事,凌迟却疼好几天。

    自己小时候也挨过饿,那挨饿的滋味,可真是难受。就这么放着,如今大家都遭了灾,便是不遭灾,那乱葬岗里也有的是孩子,谁家缺孩子啊?

    到时候不就是在这活活饿死吗?

    反正这罪自己也已经担着了,自己何必要学那些老爷远后厨的事?

    低头又看了看这孩子,张皮绠小声道:“娃啊娃,下辈子投个老爷家里吧。但就算投在老爷家里,那也未必活。听说有个老爷生了俩女娃,都给淹死了。第三个还是女娃,这回不淹了,却点火烧。说这女娃是赖上他家了,之前淹死还来、淹死还来,这次烧个魂飞魄散,下次别来了。”

    “你别恨我。我爹娘也淹死过好几个我的妹妹弟弟,这些年都是这么过来的。你还小,不知道。等你大了就知道了,这种事太正常了。”

    默默嘀咕了几句,虽然这确实很正常,在这个社会正常到不得了,但张皮绠心里终究还是有点良心,不是很舒服。

    终于狠下心来,来到河边。猛然提起婴孩的腿,倒着一提,左手狠狠地打在了婴孩的屁股上。婴孩吃痛,张嘴就哭,趁着婴孩大哭吸气的功夫,心一横,狠狠地伸进了河水里。

    回到那边后,将另一家人叫过来,等到快晚上的时候,又排了两碗粥。

    自己喝了半碗,剩下的都给老婆了,晚上还要走路去找大榆树,自己喝半碗也能撑到。

    刚死了孩子的他老婆,捧着碗,把粥喝干净,把碗底也舔了个干干净净,收拾了一下仅有的家当,将那几个碗放在包袱里。

    他们当然没读过外国的一个故事,贵妇人见死了孩子的女农奴在那喝白菜汤,惊呼你孩子死了,你不伤心吗?怎么还能喝下去汤?女农奴给了这个贵妇人一辈子都不可能理解的理由。甚至好像是个驴唇不对马嘴的回答。

    白菜汤里可还有盐呐!

    张皮绠要的两碗粥里没有昂贵的盐,但粥里却藏着力气,能走到大榆树下,能去南洋呐。

    天渐渐黑了,月亮虽残却还亮。

    张皮绠那另一家人,悄悄地顺着路往南边走去。到天快亮的时候,张皮绠忽然跪下,朝着父母坟茔的方向磕了三个头。

    “爹,娘,我去南洋了。等我回来给你们修个好陵。爹、娘,保佑保佑我们。这几年你们在那先饿着,等过几年我有钱了,供些好的。咱供猪头、供条大鱼。”

    两天后,饿的奄奄一息的四个人,终于等到了人贩子的队伍。

    这两棵大榆树是找到的,但要不是经验丰富,还真认不出来这是榆树。榆树的树皮早就被扒光了,因为榆树的树皮有黏液,可以混着一些糠或者棉壳之类的东西,这样因为有了润滑,所以咽的时候容易点,不划嗓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