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五章 旧怨-《新顺1730》


    第(2/3)页

    只盼着母亲河可怜可怜千万百姓,三五年内不要决口,等着朝廷的库银从修淮河、改漕运、安置漕工等恢复过来后,再决口吧。

    不然,没钱赈灾,不知道要死多少呢。而且说不定就要给皇帝扣个“上天预警”、给自己扣个“天诛国贼之警示”的大帽子。

    一众人也不知道皇帝的密旨写了什么,只看到刘钰走完接旨的程序之后,又在那拜黄河,一时间不解其意。

    许久,待刘钰拜完了黄河,走到众人旁边,拉着缰绳的时候,忽然猛力地呼了口气,似是下了什么决心。

    翻身上马,故意用一种高亢的、仿佛要冲走刚才的那些抑郁情绪的语气,大喝道:“儿郎们,随我回海州!”

    说罢,竟也不等身边的护卫和随同前来的孩儿军,一马当先径直冲了出去。

    史世用等人赶忙上马,追赶过去。

    一路烟尘,竟少停歇,不日到了海州。

    再入海州,盐商们自有耳目,只说兴国公这几日根本没在盐场长久停留,反倒是在黄河岸上驻足数日,实不知是何等打算。

    盐商们越发感到困惑,怎么都看不明白了,心说这么大的事,或者在海州、或者去扬州、亦或者去盐场,都能理解。

    可是,跑黄河堤上干什么?

    还听说跟兴国公一路来的孩儿军,这几日散出去,有些人在打听私盐贩子。

    朝廷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是皇帝修完了淮河,还要修黄河堤,觉得上次在扬州要的钱要少了,可已经要过一次了,这一次也不好再伸手,却叫兴国公来要钱来了?

    若这么想,似乎竟也解释的通,否则孩儿军怎么来查私盐贩子、却不查官盐贪腐等事?

    海州这边的盐业总承包商郑玉绩这几日也没闲着,将这边的情况快马加鞭地送去了扬州。

    淮南、淮北,至少在盐上,那是一荣俱荣、一废俱废的,没有橘枳之别。

    …………

    得到消息的扬州,几日后也乱成了一团。

    几个大的淮南总承包商,抛却了平日里的明争暗斗,坐在了一起,讨论着这一次朝廷派刘钰去淮北的意思。

    只从这一次盐商密会的名单上来看,会感觉这一次盐商聚会过于魔幻。

    天保府的何家、天波府的闫家、西京的张家、大同的马家、蒲州的韩家、安徽的汪氏、邹氏、郑氏、江氏……

    平日里他们的关系可不好,相当不好的那种不好。

    秦晋商人与徽商之间的斗争,可是从明朝中期就开始的,两边的商贾基本上是不结亲的。

    能把秦晋商人和徽商聚拢到一起谈事,足见这件事对盐商来说已经严峻到了什么程度。

    历史上,明朝的“商籍科举之争”,只是两边斗争白热化的表现,可不是两边斗争的开始。

    历史上,最终徽商全面胜出。

    而如今这个时代,两边则是平分秋色,还未彻底分出胜负。

    这和大顺的勋贵皇族都是陕西人,没有什么关系,至少没有太大的关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