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一章 虎兕出于柙-《新顺1730》
第(2/3)页
新晋的进士,就算有能力,直接扔到类似叙州这种几个字基本全了的地方,那就纯粹扯犊子。
一般这七个字里,最后一个“边”字,选拔县令默认是从武德宫里选。边既是指外部边境,也是指内部的夷汉交界区。
阜宁县本来就四个字,但伴随着运河被废,淮河整修,直接从四字县升格为了五字县……类似这种的县级调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上海县。原来是绝对没有“要”这个字的,而运河被废海运兴起之后,这个字就必须得加上了。
阜宁县和“边”字挨不着边,但剩下几个字全都贴上,这在官场内是有特殊意义的:升迁有望。
朝廷这边看好你,觉得你有能力,才把你扔到五字县去历练历练,都是平调。毕竟谁一开始都是从二字县、三字县开始的,表现的好才往五字县、六字县扔。
即便平调,级别不变,意义也大不一样。
县的字越多,升迁排位越靠前。
当然也意味着入狱率较高、革职率颇高、被淘沙率极高。
而阜宁县,在枢密院抢了职方司的权后修订的图册上,是这样介绍的:阜宁,北极高三十三度三十二分。禁城子午线东二度五十七分。繁、赈、刁、难、特。北依黄河、东面大海、有堤范公、十年九不收。黄、汛、潮、风、碱五灾频发。洪泽湖泄洪地也。
七个字齐了五个,这县令就不可能是雏儿。
五字以上的县和带有边、特两字的县,选拔权既不在节度使手里,也不在吏政府手里,而是在皇帝的秘书班子读作平章军国实则是皇帝办公厅秘书长的天佑殿那里。
皇帝有没有权是一回事。
有权不用,或者懒,交给秘书去办,又是另一回事。
不能说因为秘书去办,所以秘书就有权而皇帝就被分权了。
是以这种地方的县令,知人知面不知心,是不是贪腐难说,但能力肯定是有些的,嘴皮子的能力也是能力。因为选拔之后皇帝对一些特殊地方的县令,都是要召见一下的,一方面是示意恩出于君,另一方面也算是一种考察,得嘴皮子过关是基本要求。
阜宁县令面对刘钰的问题,连思考都不需要,直接把刘钰的责任摘除了。
本来就是个虎兕出于柙的责任,可叫他这么一说,刘钰好似一点责任都没有。
按他说,这是个盲盒,谁也不知道里面的人放出来是妖魔鬼怪还是君子贤才。
而做人也不能把人往坏处想,那不是走异端的老路觉得人性本恶嘛。以圣贤之学来看,刘钰做的便没错,还是君子典范呢。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阜宁县令嘴上回的痛快,心里也在飞速考虑现状。自己是阜宁升为五字县之后的第一个县令,现在阜宁加了个“特”字。
这个字不是永久的,是有时效性的。
看起来,好像是因为修淮河,确实是“特”。
而问题是修淮河自己全程都在打酱油,朝廷直接空降了个公爵来协调,人家还有自己的幕府班子,自己这个县令根本对不起这个“特”字。
可上任之前,自己这规格可确实是照着“五字县”的规格来的。
现在想想,只怕自己这个县令的“特”字,不在于修淮河本身。
而在于修完淮河之后的事。
之后能有什么事?
现在肯定不知道。
但就看现在兴国公搞了个洼地这种大凶之所来开“表彰”会,表彰还没开始先要叫人自首认错,这不明白着是要收拾这些士绅?
他毕竟胆子还有些小,想象力不敢太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