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五章 不公-《新顺1730》


    第(2/3)页

    这两淮盐政使心里想的明白,在海州几天,见着商人云集,一开始心里倒也高兴。

    觉得民心所向,此事易尔。

    但很快,脸色就难看起来。

    这位新的两淮盐政使,自然是朝堂里的盐政改革派,皇帝既然要改,总不可能派个保守派过来改革。

    但这个改革派,就是刘钰说的那种“遇到资本就懵圈,一拍脑袋瞎出主意,头疼直接吸鸦片烟”的那种。

    来之前,信心满满。

    来之后,看到商贾皆来,还是信心满满。

    然后,就被一些深刻了解基层商贾德性的人,几个问题就给问破防了。

    焦头烂额。

    其实人家也没多问,只问了两个简单的小问题。

    一:理论上,既是盐引改盐票,资本说话,人家有钱,凭啥不让人买啊?

    可想要吸引足够的商人,以及后续让小商人都参与进来,就必须要体现一个公平。

    公平,就意味着无法拒绝大盐商入场囤票。

    不公平,意味着让中小商人直接丧失了信心,合着朝廷还是玩“明票暗引”这一套,那以后还来掺和什么呀?

    二:票不可能无限放。

    无限放盐票的结果,就是市场彻底崩了,一共能吃一百万斤盐,今年商贾情绪高涨,本来卖多少放多少的原则,结果放了五百万斤盐。

    那么,盐业市场直接就崩了。明年就是产盐的普遍破产,盐业崩盘。

    既然不能无限放,也就意味着,每一张票,都值钱。

    那么,新问题也随之出现。

    比如说,一个小商户,他的身价,是100两银子。

    那么,理论上,他只能买20两银子的票。

    因为,周转、售卖、运输,都是钱。

    最远的地方,来回周转要五六百天,借贷的利息又高。这意味着只能是有多大的碗、吃这个碗五分之一的饭。

    可,问题在于票是稀缺的。因为如果不想盐业崩盘,就不能无限放票。

    如果不是无限放票,那么所谓的公平,就只能用类似抽签的手段。

    那么,他为什么不把100两银子都压上,赌运气,抽签抽中自己,这一百两的票转手一卖,卖给别人呢?

    只要票少、而买票的人多,又要公平,尽量上小商户也有资格参与,那么必然会产生票的溢价。

    拍卖行不行?

    不行。

    因为改革派对这场盐政改革的思路,就是“放”。

    放掉那些复杂的审查、放掉那些能直接监管的权力,尽可能让盐商运输过程中没有阻碍。

    那么,怎么拍?

    把销售区划分为以镇为最小的单位,然后甲镇的票不能去乙镇?

    这叫改革?

    这分明还是盐引法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