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九章 堂下何人状告本官(七)-《新顺1730》


    第(2/3)页

    一大早,准备看青天大老爷为民做主这场大戏的县城市民,发现城中一下子涌入了大量的贫民。

    他们穿着烂乎乎的衣裳,很多人的裤子只能到膝盖,露出来的脚丫子被海水泡加上太阳晒,仿佛是一块用火烧烤后硬的能把牙硌碎的猪肝。

    显然,这是一群盐户。

    这些盐户抬着天官、地官的像,一边走一边呼号着一些祈福的口号。

    县城里的市民对此倒是并不陌生,每年正月十五,这些盐户、盐工、盐丁们,也会组织这样的活动。

    但现在并不是正月十五。

    而且,这些盐户和上次来的那些老盐户好像很不一样,他们并没有直接去县衙,而是到了城中人群最密集的地方,就像是正月十五时候祈福活动那样。

    几个巨大的香炉摆出来,盐户中的老者给香炉上了香。

    市民们虽然觉得古怪,也知道今日怕是要出事,而且今日并不是正月十五,但还是像正月十五时候那样围过来看热闹。

    天官、地官的塑像摆在香炉之后,这些盐户纷纷跪拜。

    这时候,盐户中走出来一个人,来到了香炉面前。

    这人……其实不是盐户,诨名叫炒盐豆。

    虽然诨名里带着个“盐”字,但实际上炒盐豆和盐户一点关系都没有。

    炒盐豆是专业的流氓。

    在江苏盐区这边,豆,尤其是盐豆,实际上指的是蚕豆。

    但炒盐豆的这个豆,指的是黄豆。

    这个简称的区别,证明这厮显然是从北方、很可能是山东或者京畿附近流窜过来的。

    炒盐豆的诨号,源于北方的炒酱豆,炒不好,硬的跟石头似的。

    而江南这边也有炒盐豆,但并不是这个意思。

    这个炒盐豆,在流氓界,也是有文化差异的。

    江苏省的流氓界,也就是兴海运之前的旧打行,其“文化”内涵是:他们白天在地方上偷盗东西,故意被人识破,扭送官府。同党半途劫道,把扭送者狂打一顿,再往身上尿尿。时间一久,白天偷东西也没人敢管了,这是南方流氓界的炒盐豆。

    而北方流氓界的炒盐豆,其“文化”内涵是:上人门前讹诈,按照和稀泥法律,死在门前,主人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所以呢,想要去讹诈、或者想要在流氓界内混出来,第一步,先挨打。

    挨打不还手,任人打。但因为要是打死人要担官司,所以也不往要害处打。就是非要害的地方招呼,不但打,还拿盐水往伤口上泼。

    但凡这流氓要是哼哼一声,那就算输。但要是被打个浑身是伤,往身上泼盐水也一声不哼,被讹诈的这边也就服气了:给钱,认栽,惹不起。

    这炒盐豆的诨号,就是这么来的。

    他压根不是盐户,但今天却要“为盐户的利益”而斗争。

    因为中介找到了他,给了他一个好活,120两银子,亦算是低端流氓界的天价买卖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