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且平民阶层也是有一定的耕种水平的,虽然刀耕火种,种些古怪的芋头、椰子什么的,但比起北美那些逐水草而居的印第安人,也更适合与农耕文明打交道。 是殖民一个有阶级分化的地区容易? 还是殖民一个阶级分化比较薄弱的地区容易? 这些年在北亚、阿留申群岛、北美极地等地方的扩张,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那些阶级分化比较初级的部落,一个个武德充沛,战斗力颇高,不好对付。 反倒是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的部落,对付起来容易多了。 或者,拉拢上层。 或者,取悦酋长。 或者,利用各个岛之间的部族战争,插手内斗,扶植一派、打压一派。 总归,越是阶级分化已经出现的地方,可用的手段也就更多。 阶级分化教轻的地方,大顺这边要不是优势太大,还真争不太过一批旧礼仪派的罗刹人,他们拉那些人的手段比大顺这边强不少。 这一点,舔上层,应该说,儒生是非常擅长的。 刘钰也没有避讳什么,直接引用了《史记》里的一段话。 “昔者,汉高得天下,群臣不知礼,乃命叔孙通定礼仪。” “汉高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所以说,檀香山的酋长,尚不知为王侯之贵也,亦不知群臣之礼也。一旦知道,便如尝到了饴糖的蚂蚁,再也回不去了。” “如今,岛上各邦征伐。你等上了岛,选一强者。以医术、歌谣、鼓乐、种植而近之。谆谆教导、循循善诱。” “我们出枪,他们出人,你们挑唆……呃,不,你们教化。如此檀香山归于一统,又必要留其余部族为大封臣,行封建之制!” “你们不是做梦都想行封建吗?记得,真要做成了,一定要行封建。留下一些大的封臣。” “你可明白了?” 刘钰把那边的情况大致一说,说了一下战略上的思路,孟松麓也是多读史书的人,自然明白。 虽然,这显然也他妈的是霸道。 可……可……可这也算是管仲攘夷的变种? 至于要留大封臣、行封建,不要搞大一统,孟松麓自也明白是什么意思。 大一统抵抗力比较强。 搞一堆封建臣子,就像大顺对付日本一样,只有这样才让他们不至生出来反叛之心。 当前的酋邦王侯不想干了、或者大顺不想让他干了,可以随时支持大封臣,搞掉他。 礼、乐,本就是儒生的本行。 孟松麓觉得,这次的事,也算是专业对口。 真到岛上大致统一而称王的时候,没有人能拒绝汉高祖感受到的那种“今日始知皇帝之贵”的诱惑。 那种肃然静谧、身份等级森严、进退有度、礼法严密的宫廷这一套,确实是很吸引人的。 要说难度,孟松麓想了想,似也不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