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复辟的代价(下)-《新顺1730》
第(2/3)页
主要世界是动态的,而西拉杰是以静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就此时的静态来看,去过大顺游历过的西拉杰,很难理解到底到底想要孟加拉的什么。
他看不懂的原因,是因为实际上大顺想要的,是孟加拉的生产资料。
也就是降水、旱季存在、气温、恒河航道等等物质条件下的耕地等生产资料。
现在孟加拉种棉花的并不多。
但是,大顺的东北,除了沈阳地区稍微能种点棉花外,大部分地方都要考虑粮食够不够吃的问题。
而广袤的松辽平原,又种不了棉花;西域可以种棉花,可是缺一条大运河或者一条铁路。
孟加拉现在生产的很多东西,大顺自然用不上。
可问题是,基础的条件在这摆着,不像是黑龙江地区一样,不得不种大豆。孟加拉是可以种稻米、可以种桑树,也可以种棉花。
大顺要的,或者说,对孟加拉侵略战争最感兴趣的一群人、受益者,是要把孟加拉拉入到资本主义的生产体系中,并且按照资产阶级的意愿,去彻底改造孟加拉。
奔着先饿死加尔各答的数万纺织工、崩溃孟加拉的手工业、以及让孟加拉的棉花彻底换种去的。
这当然是其志不小。
哪里是当个印度皇帝、或者收点钱、划拉点金库的珠宝所能比的?
简言之,其志不小,肯定是对的。
只不过,对这个“不小的志”到底是什么,西拉杰产生了误解。
当然这不怪他,而是因为他根本无法理解新时代的真正大势。连距离资本主义更近的英国、法国,都把新时代堵在了白糖和烟草上,并且为了这个目标围绕着加勒比大打出手,况于孟加拉的西拉杰?
站在一个旧封建天下体系内来看,如果做大顺的藩属国,并且把印度拉入到大顺原本的天下朝贡体系之内,这对西拉杰来说,当然可谓是喜不自胜的好事。
只不过,西拉杰在京城看到的多半是假象。
大顺现在的很多人,正在试图瓦解旧的天下,并创造一个新的天下体系。这个新的天下体系,不是靠朝贡、封建、君臣、血缘、联姻等来维系的,而是靠一个世界市场和世界范围内的大分工来维系的。
非要给这个体系找一个祖宗,当然可以说是管子的轻重术里的藩属问题的新时代版本。
大顺其实挺多人对这一套东西非常能理解,尤其是伴随着考据学、朴学的兴起之后,儒家那点典籍已经不容易出成果,很多考据学跨到了诸子百家上以便出成果水论文后,就更加容易理解大顺所谓的松苏体系所绑定的日本、朝鲜、南洋、关东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了。
这自然是被归到霸道里面去的。
可偏偏,西拉杰去大顺走了一圈,看到的却是天下的王道。
对他而言,匡扶危困、保全祭祀、全其宗庙、保守复辟,这可真是纯纯的王道。
尤其是居然没有狮子大开口勒索钱财,而是主动帮他建立海关,这简直不可想象。
那么,想来想去,也只有千金市骨、其志不小。
所谓欲得印度、必先取孟加拉;欲得孟加拉、必先取锡兰。如今怕是已经走到了拿孟加拉展示大顺王道的时候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