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胆大才能发财-《新顺1730》


    第(3/3)页

    而他们两个,以十八艘船,按照运送奴隶的方式,成为在阿卡迪亚大驱逐中最赚钱的两人。

    既然两人能接这样的生意,并且从事和晋商差不多的帮着军队办后勤的行当,理所当然,两人和英国政府的关系都很密切。

    密切归密切,但该做的买卖一样也不落。

    老汉考克的公司,除了帮着军队办后勤外,明面上公司经营朗姆酒,鲸油和鱼类,建造船只,进口书籍和奢侈品。

    但实际上,公司真正的大头收入,是走私法国和西班牙糖蜜、荷兰或者瑞典的茶叶、纸张、帆布等。历史上是如此。

    当然,此时他们的走私货品中,不可避免地要加上茶叶纸张等产地棉布、金属制品、黄铜、瓷器等。

    33年的《糖蜜法》,对老汉考克的公司,基本没啥影响。

    他只需要每年给海关那边支付6000两白银的包年孝敬,33年的糖蜜法对他基本没啥影响。一年6000两银子而已,之前大顺去日本长崎买铜的那些商人,每年给长崎奉行的年供,哪个没有个三五千两?

    而63年的《糖蜜法》,最终导致汉考克家族转向武装反英,原因倒不是糖法本身。因为糖法本身,把33年的糖法税率减了一半。

    主要还是英国政府在63年,终于咂摸过味儿来了:原来,想要统治几百万平方公里,地方官员得吃皇粮啊,不能让地方官员吃地方税……

    这倒也不能怪英国这边反应迟钝,主要是他们之前真的不懂。

    最终一系列的法案,目的就是收税到国库、再用国库的名义发工资给北美地方上的官员,而不是工资由原本的殖民州议会发。

    结果就是汉考克家族的生意,原本一年就需要6000两的年供,如今却要缴纳12万两白银的税,这要不造反,那还等啥?

    征税是否应该,这是个法律问题、道德问题、意识形态问题。

    而原本交6000两,现在交12万两,这是个物质问题,不涉及道德和法律,只是纯粹利益去考虑,若能反,自要反。

    当然此时汉考克家族还没有这么大的怨念,现在正是走私的黄金时代。

    新英格兰的海关署长是个老好人,两年内审了36桩被举报的走私案,最后就认定两件是。而这两件,也是默许商人晚上悄悄把船开走。

    有人说是收受贿赂了。

    有人说这是个拥有真正的自由的精神的人,认为走私是一种没有受害者的犯罪。

    除了海关署长是老好人外,之前英国也需要惠这些殖民地的商人,因为要和西班牙与法国对抗,上面也暗示了,抓了也别处理,别闹出来矛盾。

    再就是,伴随着大顺参战,英国的舰队都去保卫海峡了,留在北美和加勒比的军舰并不多,更是无力监管。

    这种好时代下,老汉考克在得到荷兰人牵线后,立刻决定豪赌一场。

    他知道,之前荷兰东印度公司毁灭的故事。

    所以,他确信,卖茶叶的英国东印度公司,这一次死定了。

    大顺是茶叶的生产商,甚至是此时唯一的生产商,这种时候若能接洽成功,他的生意将可以扩大数倍甚至十几倍的规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