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三章 国富论(五)-《新顺1730》


    第(3/3)页

    “如果他们不搞自由贸易,那么他们完全可以将欧洲贸易交给任何一个潜在盟友。实际上他们之前与荷兰人的合作,就是这种模式。”

    “每个国家,都会抢着来拿这个合作权的。”

    “即便是法国,他可以不在国内销售,却可以对外销售获得利润。”

    “就如同瑞典一样,瑞典也是重商主义,理论上瑞典的东印度公司曾经也不能在本国销售东方货物。但瑞典的东印度公司,之前不也是生意红火地存在着吗?”

    “我认为,最好的条件,就是英国取代荷兰,成为大顺在欧洲的合作伙伴。但显然,我们已经错失了这个机会……在他们‘再下南洋’的时候,我们本有这个机会,但我们错过了。”

    “如果这个最好的条件无法达成,那么我们首先要确保,不会是其余国家,拿到这个欧洲专卖权。”

    “所以,其实,自由贸易,对我们来说,算得上是现实一点的、所能达成的最有利的条件了。”

    “否则的话……如果,法国人成立一个‘东方贸易品欧罗巴专营公司’,而大顺鉴于法国的军力,而选择法国作为欧洲总代理呢?”

    哈利法克斯伯爵也深感同意,说道:“是的,我赞同布特勋爵的看法。”

    “的确,棉布并不是中国的特产,印度也有。”

    “但是,现在这种情况下,欧罗巴还有谁能组建起新的东印度公司?”

    “即便,不考虑能否在印度、在马六甲,战胜中国的问题。”

    “只说,中国人虽然没有明说,不准欧洲组建东印度公司。”

    “但是,他们却用一次又一次的行动,无言地说清楚了他们的观点。”

    “一个又一个东印度公司的毁灭、破产、重组,中国人在用生产者的身份,宣告当生产者试图自己搞航运的时候,任何东印度公司都是他潜在的敌人。”

    “哪怕是‘无辜’的丹麦人,也被他们用无耻的理由,直接增加了出口关税,导致丹麦东印度公司基本破产。”

    “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会愿意投资一家新的、从成立之初就面临着破产可能的、中国作为垄断生产者随时可能加关税和行政管控的、可能要投入上亿英镑且前期完全没有回报的东印度公司吗?”

    “不会的,绝对不会的。”

    布特勋爵也点点头道:“如果,资本不愿意投资,那么只能依靠王权和国家的力量。”

    “但是,要重新获得好望角以东的优势,需要投入多大的力量?”

    “这股力量,投入到好望角以东,那么中国会立刻在欧洲找到盟友。”

    “如果我们试图重夺好望角以东的利益,那么我们需要至少投入30艘战列舰、5万名士兵……”

    “但如果我们把30艘战列舰、5万名士兵投入好望角以东,法国将会立刻把王太子派去东方朝见他们的大皇帝,然后登陆英国。”

    “同样的,如果法国投入30艘战列舰、5万名士兵,去好望角以东。中国人会立刻找到普鲁士、俄国、奥地利,还有我们,组建反法同盟。甚至,不需要中国人主动来做,那些国家看到法国把大量的力量投入东方,他们立刻会主动撕咬法国的。”

    “西班牙同理、葡萄牙同理。奥地利、普鲁士,则根本没有资格谈论30艘战列舰这样的数字。”

    “所以,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以后再也不会有东印度公司了。无论是英国的还是法国的还是丹麦的还是瑞典的,都不会有了。”

    “现状就是,现在世界上只有一家企业,拥有东方贸易品的独家销售权。这家企业,就是大顺的西洋贸易公司。”

    “我甚至可以确定,当欧洲的战争一结束,丹麦在特兰奎巴仅存的那点土地,也会被大顺攻击。”

    “但……”

    布特勋爵话锋一转。

    “但,这并不是坏事。”

    “这意味着,欧洲东方贸易品的价格统一,也意味着杜绝了欧洲各国之间的走私。”

    “更意味着,如果中国人愿意履行承诺,我们真的可以收到关税。”

    “而不用担心向以前一样,80%的人,在喝瑞典的、丹麦的、荷兰的茶叶。我们却根本收不到税。”

    “大顺只需要帮着欧洲各国,每磅茶叶征收3便士的税,那么就可以给我们带来至少几十万英镑的关税。”

    “作为回报,我们也应该答应他们其余商品的关税条件。否则,我想,中国人更愿意零关税,或者,他们更愿意把这3便士,变为他们的出口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