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零章 凡尔赛和约(六)-《新顺1730》


    第(2/3)页

    那里的环境当然恶劣,至少比这里恶劣的多。

    既是先苦后甜,这些在育空河活下来的人,自是把这里的环境看作极乐世界。

    温哥华,看看这名字,就知道历史上发现这里的,多半是个荷兰裔。温者,多半就是荷兰的范的另一种音译法,van。

    但在海达人的语言里,这里应该叫枫树林。

    就如同荷兰人叫的巴达维亚,改名为椰林城一样。

    这座历史上应该叫温哥华的城市,如今也改名了叫枫林湾。

    枫树,意味着温带。

    温带,意味着不像热带那么恐怖,毒蛇虫子疟疾热病等等,比起热带来简直不值一提。

    枫树,也意味着,这里可以种小麦、种黄豆、种玉米……甚至种花生、水稻。

    当然,也就意味着,这里四季分明。

    对于一群发源于中原的人而言,四季分明的地方,无疑是充满吸引力的。

    这六十多人的探矿队伍里,除了探矿的,还有一些负责地图绘制的、经纬度测量的。

    他们从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初成镇邑的枫林湾出发,准备沿着河顺流而上。

    秋季不好出发,因为枫林湾到了秋季,就开始淅淅沥沥地下雨,下个不停。

    冬天倒是不冷,但是会一直下雨。

    也正好趁着冬季雨季,在这里贴贴秋膘,等着明年开春雨停了,便可出发。

    枫林湾这个小镇邑,如今已经有了600多人口,小半数还是嫁过来的海达女性或者加入公司的海达男性,不算多,但因着这里是几条河的入海口,也是毛皮公司在这里贸易的据点,故而这里已经出现了一个典型的中式贸易小镇。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北边的海达瓜依岛上,已经发现了金矿,之前对海达瓜依岛的金矿开采,使得大顺这边已经开始尝试“国有土地分块售卖”的模式,让一些挖金子的在这里安了家,开始垦殖。

    地主佃户模式当然是不行的,因为地主就算有钱买上上万亩土地,不挖金子的话,靠种地收租,估计100年能把船票钱给赚回来。

    都说若有前后眼,当知此地日后必然人烟鼎盛,早来早当地主。奈何既没有人愿意做这种超越三五十年的投资,大顺这边也压根不允许——能也只能有一个地主,而且是超大的地主,那就是朝廷。

    如今在这里垦殖,也要缴纳土地税,不过都是交实物税,以供学堂之用。

    颜李学派的一些年轻人,也来了这里,按照他们设想中的“理想国”,搞颜李学派的实践。

    乡约、学堂、民兵、十一税、土地禁买卖等等。

    还算不错。主要是这地方,缺的就是有理想的文化人。

    大顺当然是有流刑的,很多官员犯错,也是基本往流刑去判,但一般不会往这种地方流。

    主要还是大顺深知自己的核心是啥,也知道自己的基本盘是中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