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章 强迫去过好日子(中)-《新顺1730》


    第(2/3)页

    再加上这里严重的安土重迁、故土难离、守着祖坟等等情结,真的是件很难很难的事。

    最简单来说,安山湖周边的围垦,已经数百年。很多家庭的祖坟都在这里。

    现在刘钰说,要把这里重现大野泽、梁山伯,要把这里淹了。

    也就等同于,要把人家的祖坟给淹了。

    这,要是没有阻力,那就真的只能在编造出的“中国”里找这样的地方了。反正,现实里,要淹人祖坟,在现实的中国,肯定是要闹出大事的。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也并不是传统文化、民族性、特有性什么的。

    这是个普遍问题。

    很简单,也很现实的玩意儿。

    以此时的欧洲为例,愿意移民的是什么人?

    在法国,愿意移民的、愿意背井离乡的,是啥?

    是胡格诺教徒。

    那是圣巴托洛缪大屠杀,被杀到塞纳河都堵住了的异端。

    那是《枫丹白露敕令》直接宣布,这群人是垃圾、要清除、是非法的人。

    法国的农民但凡要是愿意移民,不至于加拿大地区,要靠混血的阿卡迪亚人,或者“红皮法兰西人”来挑大梁。

    西班牙愿意移民的,那是什么人?

    是犹太人、是新教徒。

    西班牙、葡萄牙,那是还有宗教审判所的。军事化组织耶稣连队等各个教团,是连里斯本大地震都认为这是活鸡儿该,谁让葡萄牙的天主教徒不纯洁道德堕落呢?

    英国愿意移民的,那是什么人?

    是分离派、公理会、加尔文宗、长老会,这群人在英国内部,没死了就不错了。

    是爱尔兰人、苏格兰人,尤其是爱尔兰人和苏格兰人,那是直接进过北爱尔兰种植园的,经历过死了四分之一的大屠杀的,能跑肯定跑。

    而富兰克林认为会玷污北美血统的“德国乡巴佬”,那是什么情况?

    那是三十年战争,直接干没了三分之二的人口;那是新教旧教互相杀;那是普鲁士就是个大军营、士兵就是连长的劳力奴……

    北美独立战争的时候,穷的叮当响的黑森雇佣兵去了北美,北美豪绅那边直接开价:一人30英亩(180亩)土地,投降就有。瞬间就能拉走一大批黑森雇佣兵,很多黑森雇佣兵心里还得“感谢英国政府出的船票,谢谢啦”。

    但凡日子能过下去、但凡不被祸害屠杀、但凡还不至于说实在活不下去甚至朝不保夕了,谁愿意背井离乡?

    全世界都一个鸟样。

    问题也就在这。

    鲁西地区的经济存量,还是很高的。

    相对于胶东地区……后世有个说法,胶东人说鲁西,是山东的“西藏”;而此时之前,胶东才是山东的“雪域高原”。

    运河之前流淌。

    黄河整个大明王朝都没从山东走。

    黄河留下的冲积土。

    朱元璋推广的棉花种植。

    朱棣迁都之后的南北交通干线的交通便利。

    种种因素在这摆着。

    再加上,北边是京畿、东边是胶东山区、西边南边是人口比这还稠密的河南,本来迁徙条件就不利。

    现在,忽然之间,就要强制迁徙。

    对于迁徙,从一个在民间流传甚广的故事,就能看出来民众对迁徙的态度:

    说当年朱元璋要让迁徙,说是不愿意迁徙的,就去洪洞大槐树下集合。结果大家都去了大槐树下,实际上是朝廷骗人,让来到大槐树下的都迁走了。

    这当然只是个故事,但这个故事里,百姓对于移民是什么态度?对于朝廷是什么态度?也就可见一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