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 你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受人关注-《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


    第(1/3)页

    ◎“把自己当泥土吧”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对新买的衣服不太满意,觉得穿出去会被人笑话;新做的头发很失败,觉得没法见人;新买了一个皮包,不知道会不会被其他人留意到……

    追求完美不是错,但别把自己搞得太累了。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自己想的那样受人关注,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别人夸你还是笑你,都不要太在意,说不定人家转眼就忘了,你又何必放在心上呢?

    有一个青年,平时都是留着小胡子的,有一天,他忽然想把小胡子剃掉。他想:我把胡子剃掉后,人们肯定会感到惊讶,并且会夸赞我比以前清爽多了。于是他将胡子剃掉了。

    第二天,他在公司里不断遇到同事,他满以为人家会对他剃掉胡子的行为发表意见,可是大家匆匆跟他打过招呼后,都急急忙忙地去做事了。一直等到快下班的时候,还是没有一个人对他的改变做出任何评价。最后,他终于忍不住了,主动对一个同事说:“你觉得我今天跟以前有什么不同吗?”

    同事愣了一下,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说:“没什么不同啊!”

    另外两个同事回过头来,看了他良久,终于有一个人看出来了:“哦,好像你以前留着胡子,今天胡子没了,对不对?”

    鲁藜的《泥土》中有句话:“把自己当泥土吧,总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太当回事,总觉得自己是大海里的璀璨珍珠,结果往往会很失望。

    有些人总是戴着面具,他们几乎从没有以他们本来的面目出现过,甚至弄得自己也不认识自己。当他不得不露出真面目的时候,他就会感到万分局促。在他们看来,要紧的不是他们实际上是什么样的人,而是外表上看起来是什么样的人。

    有些人畏首畏尾,不敢表现自己,怕自己一旦表现得不好,会遭到观众的唾弃。如果总是怕这怕那,不如什么都别做了。不用刻意掩饰自己,没几个人在乎你过得好还是不好。有些人生了“难以启齿”的病,因为怕被人笑话,就迟迟不愿意去医治,偷偷去找偏方、私人诊所,结果钱没少花,病情却得不到妥善治疗。古人云:“养病如养虎,虎大伤人。”这句话很有道理,很多病症在初期往往都是很好医治的,如果不及时治疗,就像家中养着老虎一样危险。不管是讳疾忌医,还是病急乱投医,都是不可取的,别因为顾虑面子而草率地对待自己的身体健康。

    一个美国人被派到中国工作。当晚,在宴会上,他看盘子里只有碎肉末和小肉块,由于他喜欢吃大块的牛排,于是就拿用着不太顺手的筷子在盘子里戳来戳去,看着不顺眼,就扔回盘子里,然后再伸向另一个盘子。与他同桌的朋友见了没说什么。

    后来,这个美国人娶了妻子。妻子是中国人,她见丈夫不讲究饭桌上的礼数,便提醒他注意,希望他想清楚再动筷子。这时,这个美国人才意识到自己的举动很失礼。回想起初来中国时的那次宴会,他觉得很惭愧,便给当时同桌的朋友写了一封道歉信。让他没想到的是,朋友根本就不记得那件事了。

    有些人不管做什么,总想着别人会怎么看自己,就如同站在舞台中央,被无数观众注视着一样。当然,我们很爱其中的一些观众,比如我们的父母、亲人、朋友、恋人。我们也会常常关心他们,在乎他们的言行。除了他们以外,我们无须在意其他观众会怎么看。

    与其费力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不如努力去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生活中总会有人喜欢你、赞美你,也有人讨厌你、恶意中伤你。越在意别人的看法,越介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就越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事物,请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别强迫自己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

    别拿自己太当回事儿,这不是消极,也不是自我贬抑,而是一种豁达的平常心。我们不妨像尼采说的那样:“对待生命不妨大胆冒进一点儿,因为好歹你要失去它。”

    ◎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你

    很多人不是为了自己而活,他们总是在别人的指指点点下小心翼翼地生活,做一件事总是要在意他人的看法与评价,总是想:我这样做,外人会怎么评价我呢?别人对我是什么看法呢?他们该不会笑话我吧……

    父子俩进城赶集。天气很热,父亲骑着驴,儿子牵着驴走。

    一位过路人看见这爷儿俩,便说:“这个当父亲的真狠心,自己骑着驴子,却让儿子在地上走。”父亲一听这话,赶紧从驴背上下来,让儿子骑上驴,他牵着驴走。

    没走多远,一位过路人又说:“这个当儿子的真不孝顺,老爹年纪大了,不让老爹骑驴,自己却悠哉地骑着驴,让老爹跟着小跑。”

    儿子一听此言,心中惭愧,连忙让父亲上驴,父子二人共同骑驴往前走。

    走了不远,一个老太婆见父子俩共骑一头驴,便说:“这爷儿俩的心真够狠的,那么一头驴,怎么能禁得住两个人的重量呢?可怜的驴呀!”

    父子二人一听也是,又双双下得驴背来,谁也不骑了,干脆走路,驴子也乐得轻松。走了没几步,又碰到一个老头,指着他们爷儿俩说:“这爷儿俩都够蠢的,放着驴子不骑,却愿意走路。”

    父子二人一听此言,呆在路上,他们已经不知该怎样对待自己和这头驴子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