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一更-《庶长子》
第(3/3)页
魏时这会儿就想睡一觉,完全不似会试放榜那日,还要在街上走一走,醒醒神。
考完的人都轻松了,虽然还有些等待成绩的忐忑,但该使的劲儿都已经使上了,这会儿真没什么可做的了。
留在宫里头批改试卷的大臣们,可就真真是难过多了。
策问,不同于诗赋和杂文,比起文采,更重要的是内容,尤其是在科举考试当中。
当今注重实干,科举选士的基调也早就已经定下来了,那就是选能干事儿的,这一点要比能写锦绣文章更重要。
所以他们不能只看文采,要说文采,但凡是能被选进来的贡士,那就没有差的,最主要的还是要看内容。
治理一县之地,要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这策问题目太过具体了,还真是为难大家伙了,远要比会试的策问难得多,这些学生们练的大都是这种宏观上的大题目,遇到太过具体的策问题,可不就傻眼了嘛。
如今他们这些人也只能是从矮个子里拔将军。
魏时就是那个从矮个子里头挑出来的将军,本来嘛,在接连拿下解元、会元之后,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的状元,不管当今喜不喜欢这么个好兆头,当臣子的,自然都乐意在锦上添这么一朵花。
更何况,这一次的文章,魏时虽然写的不够出彩,但是跟其他人比起来已经是佼佼者了,把他列为头名,大家也是都同意的,包括太子之舅白石景。
谁都知道白石景的文风偏华丽,不过,这次做主考官,个人风格倒没那么明显,排出来的名次,还是跟众人比较相符的。
作为太子的舅舅,哪怕明面上只是官升一品,可带来的好处却不止这些,能以从四品的官职做会试的主考官,可不就是沾了太子的光吗。
因此他很清楚自己为什么做这个主考官,太子要选什么样的人,他就以什么样的标准来选人。
太子更喜欢务实的官员,那他就要尽量克制住自己了,评卷的时候不能被自己的喜好所左右。
因此不管是会试,还是殿试,他选出来的头名都是魏时。
当然了,殿试最终的名次,还是要交由圣上和太子裁决。
也算是缘分了,当初魏时的解元,就是他点的,他是那一年江佑府的主考官,会试又是他,这次殿试的评卷他也有参与。
接连三次,若魏时真得了三元,那跟他这个考官也是颇有渊源。
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渊源,不仅是在这几次的考试上,他跟魏时的老师,还有大伯,可都是同一年的进士。
日后等魏时去了太子的东宫做属官,也算是一个阵营的人了。
白石景现在还不知道,这位跟他颇有渊源的小辈儿,在皇上和太子那儿,已经是户部的人了,等到殿试的成绩一出来,旨意就跟着下来了。
九十六名贡生的文章,按照诸大臣评判出来的顺序放好,呈递到皇案之上。
皇帝这次是没什么仔细看的心思了,就只看了这头一份,剩下的全拿给太子了。
沈舟的弟子,沈涛特意开口要的人,还曾经提出过记账之法,在他这边,还真是挂了号的人。
皇帝是觉得哪篇文章写的都不够好,太子呢,则是觉得哪篇文章写的都挺好,所以原先这文章呈上去是什么顺序,最终定下来的就还是什么顺序,一点改动都未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