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卓文君-《梦华录》
第(2/3)页
欧阳旭只是阴冷一笑:“她既无情,我也不必有义。刚才我已经在话里留了个结子了,有心人自然会记在心上。”
与此同时,江氏正满脸慈爱地拍哄着高慧入睡:“睡吧,放心,老奴不会把你那些糊涂话告诉主人的。”突然,欧阳旭刚才说过的一句话从她心头闪过:奈何我福轻泽薄,又为贱人所害,此生也只能与你情深缘浅了!
江氏突然明白了过来,暗暗骂道:“贱人!”见高慧已经哭累睡着,江氏走出屋,向屋外的几个下人吩咐道:“好好给我查一下那天在府门外头和欧阳旭拉拉扯扯的那个女人。”
在烛光的照射下,南衙始终恍如白昼,蜡油不住地流下,凝固在烛台之上。顾千帆去钱塘的这段日子里,皇城司积压了不少待处理的公务,因此等顾千帆走出南衙正堂时,月已上中天。忽然,他耳动一朵,厉声道:“谁?”
一紫袍长须、举止儒雅的中年官员从暗处现身,他正是朝中清流的代表——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齐牧。按说朝中清流绝不会和颜悦色地与皇城司中人说话,可齐牧却颇为慈爱地看着顾千帆说:“听说你回京了,老夫索性就趁着夜深人静来瞧瞧你。”
“齐世叔?”顾千帆忙拱手为礼,“怎敢劳您大驾?千帆原本想按约定的日子前去拜见……”
齐牧摆摆手,不让顾千帆再说下去:“老夫向来视你如子侄一般,知道你这回受伤不轻,已经是急得不得了,哪还能等得到三日之后?放心,我让人都探察过了,整个南衙就只有你一人留在这里挑灯夜战。”
看顾千帆较从前有几分清减,齐牧眼神中流露出关切之色,问道:“伤在哪里?好了几分?弄得这么晚,可是为了和大理寺那边交割郑青田的案子?事情是做不完的,身子才最重要,你得自己善加珍摄,别仗着年轻就不当一回事。若是伤了本原,叫我如何得对得起故去的顾侍郎?”
“是,您的话,我一定记在心上。”顾千帆明显流露出了在萧钦言面前从未展现的孺慕之情,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又说,“对了,这次江南查到的东西千帆已经整理出来,正好交给您。”
顾千帆带着齐牧走进衙内,他按开一个密格,拿出一个匣子,郑重地递了过去:“雷敬与江南官场勾结的证据都在里面,凭着它们,您定能将雷敬拉下马。”
“不错,朝廷幸得有你为臣,老夫幸得有你为侄啊!”齐牧看完证据之后,并没有像顾千帆想象中那般欣喜,他话锋一转,“可现在还不是动手的时候。雷敬服侍了官家三十多年,圣眷尚可,情分犹在。此次郑青田的案子,官家已经处置了不少人,应该不想再行扩大了。如果此时把雷敬抖出来,未必能一击中,所以不如留待他日。”
顾千帆心下一阵失望,但仍然应道:“全听您的安排。”
齐牧知道顾千帆对这一处理不满,劝道:“别灰心,老夫当初就跟你说过,既然选择了隐清为浊这条路,就得耐得住寂寞。你年少英才,难得的是二甲出身,文武双全。当初安排你转武职进皇城司,确是有些委屈了。可我们清流要想对付朝中萧钦言这媚上欺下的五鬼之辈,就不得不往皇城司这个探查侦辑的利器里埋钉子。这些年你也的确没有辜负我当初的期望,雷敬至今也不会想到,他手下的活阎罗,就是我们清流布下的暗桩!”
顾千帆在听到“活阎罗”三个字的时候,表情微变。齐牧敏感地察觉出顾千帆的情绪变化,安抚道:“这名声是太不好听,可为了朝廷、为了我大宋,些许虚名又算得了什么呢?”
顾千帆闻言忙正色道:“千帆从未后悔过。”
齐牧满意地点点头:“萧钦言又要回京为相了,雷敬最近很是巴结他,一个鹰犬头子、一个后党奸首,勾结起来之后,不知要搞出多少祸国殃民的事情,你务必要留意探查。”
顾千帆掩下眼中的情绪,应诺下来。
齐牧拍了拍顾千帆的肩:“好好干,老夫盼着你真正升上五品。到那时,老夫一定头一个上书为你姑母请封命妇诰命。”说到这里,齐牧也是一阵唏嘘:“唉,你爹也是,就这么一个妹子,怎么就能让她随便和离了呢?到最后弄得连顾家的祖坟都进不了,倒要你这个当外甥的费心费力替她延请诰命。”
顾千帆沉声道:“在我心里,姑母和亲娘没什么分别。当年我之所奉您的命令来皇城司,也是因为您说过,太平年月,只有这儿升官最快。”事实上,他名义上的姑母正是他的亲娘,可他为了跟萧钦言撇清关系,他连自己的亲生母亲都认不了。
齐牧见顾千帆情绪不高,便鼓励道:“如今你已是皇城司副使了,只要再立下几回大功,等到雷敬这阉党败落,何愁正使之位?到那时候,老夫也多半已经宣麻拜相,保举你改任一州之牧,也不是什么难事。”
顾千帆一揖到底:“多谢世叔抬爱!”
霞光初升,城门开启。从郊外扫墓归来的顾千帆在城门口处下马入门,守门兵丁见到他红色官服,忙急急让开,惊诧道:“这么年轻的五品官儿?”
旁边的一辆驴车连忙避到一边,车中坐着落魄离京的欧阳旭。听到士兵的话,欧阳旭忙推窗一望,认出了那绯服官员就是昨日和他在宫中擦肩而过的人。顾千帆察觉到欧阳旭的目光,回望过来,两人的眼神下意识地撞在了一起。
那一瞬间,欧阳旭被晨光那鲜亮的红色官服耀花了眼,他猛然拉好车窗,坐回车中,自己身上那黯淡的青袍,瞬间让他自卑不已。欧阳旭握紧双拳,喃喃道:“有朝一日,我必定会像他那样风风光光地回来,必定!”
晨光也照耀着昨日赵盼儿看过的那片老旧店铺,经过了一整天的忙碌,一间与钱塘赵氏茶坊相似的简单建筑已初露雏形。
一边的牛车旁,孙三娘正指挥着卸货的人运下各色桌椅。宋引章则监督着移着花盆的花匠,空地上,已经有芦苇种下,在卵石和石灯笼的映衬下,颇有几份禅意。
几个穿着书院制服的少年贪玩地拨弄着芦苇,见宋引章发现了他们一哄而散。赵盼儿却将他们及时叫住,打开盒子分发起了果子:“这是我们茶坊自己做的饴糖,尝尝看。”
少年们一吃,全都惊喜不已,你争我抢地说:“真好吃!我也要!”
赵盼儿笑着将点心一一分了出去:“别着急,都有!回去多告诉别人,明儿我们茶坊开张,只要前两日只卖六成价,凭着你们手里的糖纸来,不单下回还有糖吃,价钱还更减一成,只要一半钱,就能吃到上好的江南果子!”
少年们高兴地欢呼起来。
待到夕阳西下之时,工人已将茶坊搭建完毕。宋引章敲着腰走进茶坊,疲惫地说:“原来监工居然比弹琵琶还累。”
赵盼儿正在桌上铺着字笔,没有抬头:“所以你那会儿说要端茶送水,我都没作声。两只盘子四个碗,就有小两斤重。”
宋引章连忙放下捶腰的手,鼓着腮帮子说:“我抱得动琵琶,也肯定得拿得动茶盘!”
孙三娘凑到赵盼儿跟前,好奇地问:“你要写什么?”
“招牌啊,不过不是我写,你来。”说着,赵盼儿给孙三娘腾出地方,示意她过来写招牌。
孙三娘指着自己的鼻子,惊异地说:“我?我哪会写字?我认得的字才百来个……”
赵盼儿硬把笔塞给孙三娘:“咱们这个东京茶坊走的就是乡间野趣路子,越是像孩子写的招牌,就越是对那些文人墨客的胃口。来,试一试嘛。”
孙三娘战战兢兢地写了几笔,不太好意思地问:“这样成吗?”
赵盼儿看着圆圆钝钝的“赵记茶坊”四字,不禁嫣然一笑:“天然无琢,大巧不工!咱们的茶坊,就此开张啦!”
次日一早,孙三娘写的那几个字已经被刻在一张天然的木板上,悬上了门楣。赵盼儿在门口招呼着客人:“新开张贱卖五成,您进来坐坐,尝尝味道好不好,不好吃不要钱。”孙三娘把写有“不好吃不要钱”的牌子挂在树上,引来了百姓们的围观。不一会儿,茶坊内就坐满了客人。
茶坊中悬着各色水牌,座中人头涌动,赵盼儿拿着银瓶,给诸位客官表演了她的看家本领“银龙入海”,只见她一个优美地背身,银瓶中的沸水如银箭一般射入客人面前的茶碗中,那茶粉立刻上下翻滚。众茶客被她的神技所撼,纷纷鼓掌。到了最后,客人们纷纷发出了“江南的茶坊茶好喝、果子好吃、人更美,果真和东京不一样”的感慨。
与此同时,南衙却是一片寂静,连滴漏的声音都清晰可闻。正在伏案办公顾千帆将一份写好的公文递给陈廉:“把这份公文发下去。”
然而此时陈廉却盯着铜壶在发呆,嘴里喃喃:“快点快点,放衙放衙。”待顾千帆一敲桌子,陈廉才猛然省起:“啊,我在!”
“怎么老是魂不守舍的?”顾千帆眉心微蹙,他适才就察觉陈廉今天状态不对,只是没有多问。
陈廉忙打起精神,干笑着挠了挠后脑勺:“没什么啊。我平常不都这样吗?”
“一定有事。”顾千帆愈发狐疑,审视地看着陈廉,“我这几日在司里分不开身,叫你查的欧阳旭的事呢?”
“我都写好条陈了的啊!”陈廉眼神飘忽,心虚地指着顾千帆一叠卷册最下面的地方,“喏,就在那里。”
顾千帆抽出那张被藏在最下面条陈看了看,语气冰冷地问:“宫观官?”
陈廉知道事情瞒不住了,垂死挣扎式地辩解道:“我提醒过你的,是你太忙了没功夫看。”
顾千帆知道赵盼儿一定背着他做了什么冒险的事,他脸色渐沉:“你写得语焉不详,又故意拖延让我看到。说,赵盼儿到底做了什么,欧阳旭怎么会突然被吓破了胆,拼着前途不要,也要避出京去?”
陈廉脑内飞速盘算着搪塞之语,但顾千帆冰冷的目光射来,他不禁一寒,只能将之前去和赵盼儿吓唬欧阳旭的事和盘托出。
不知过了多久,挨了一顿痛批的陈廉垂头丧气地牵着马走过街角。皇城司副都头孔午看见他,眼前顿时一亮,凑过来邀功道:“陈廉,你要我办的事差不多了。最多三天,飞钱就能从钱塘到东京。”
陈廉拼命向他使眼色,孔午犹自未觉,滔滔不绝地说:“你介绍的那间茶坊,味道真不错,特别是那掌柜的赵娘子,简直是人间绝色!往柜台后头那么一站啊,简直就象话本里说的那个卖酒的卓文,文,文什么来着?”
第(2/3)页